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

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恨韓國人?



        2013年3月6日棒球經典賽讓許多球迷心碎,FB瘋狂被洗版,觀察身邊有恨韓國人情結的人大部份是男生,可能最主要是運動、科技產品情結,可是在台灣恨韓國人還不是普遍的現象,否則SamSung的手機不會賣得那麼好、韓劇不會這麼興盛、少女時代MV不會熱賣。每個國家痛恨的人種都有不同,至少對中國大陸來說,日本人、美國人都比韓國人更可恨。而大陸與台灣的情結,對於許多外國人來說也搞不懂,但身為商人每個人應該要瞭解別人更多。

         或許我們可以說,學別人的語言很容易,而要了解一個區域的文化相對是比較難的,即使在台灣也分佈著本省人、外省人情結。而在公司內也分著總部與分公司的情結,更細微一點兩個家庭也分著娘家與婆家的差別,同一區的台灣人也分著個世代的差別,所以關鍵不在於誰恨著誰,而是在尋找扳倒對方的方法得不到出口,辦不到就只能抵制,而口頭抵制通常是最消極的作法,尤其當對方根本不在乎被恨或抵制的時候,消極的方法只能做到意識的覺醒。

          前一陣子認識了一對夫婦,他們在德國生活9年,英文沒話說,但他們依然感覺在外國自己是一個外國人,即使他住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時間都比母國來的長,但終究覺得自己不屬於別人的土地,這種打不進去某個團體的挫折感,其實正是“文化、民族”的隔閡。

         中國有個非常特別的「克隆」現象,舉凡最美國化的文化產品都不可以優先在中國上市,如速食市場第一名的麥當勞進入中國市場比肯德基晚,Facebook、Google被阻擋於中國之外,他們用國家力量保護自己的產業阻礙人民使用的自由,而美國是用法律、財務設定跨國進入門檻,而韓國是用國家的力量培養精英企業進入世界的市場,而台灣卻是相對開放,可以接觸任何國家、文化的產品,讓台灣人更熱愛流行產物。

台灣人是不是有理由恨韓國人而拒絕買韓貨?

         每個人都可以有這樣的價值觀去做決定,但這不保證母國市場的產品就會興盛,但台灣人應該觀察還有哪些恨韓國人的國家,而應該借文化之力拓展海外市場,但是身為產品設計者與研發人員卻必須要使用韓國人的產品,因為我們要瞭解別人好在哪裡,然後痛徹心扉的做到最好,這樣這股力量才能放大,否則嘴皮大放厥詞一點功效都沒有。

        過去我也購買HTC,後來轉買Apple,當然我是一種產品測試的心態,但我必須說2010年的HTC產品並不穩定,相同手機的使用者有人沒問題,有人一直當機,而我自己則是剛買的主機板就故障,還好HTC在台灣的客服做得很好,否則我會逢人便說HTC的壞話,HTC顯然在產品的良率的控管無法壓低成本而影響良率,而且以硬體出身的HTC在軟體、面板的附加價值也不如Samsung,而這才是讓消費者購買韓貨的主因,所以與其恨韓國人,不如台灣人更團結一點,大家好好分工在各個強項超越韓國人,韓國人強過我們的地方在於團結的民族性,但偏偏台灣人的個性是唐山過台灣的冒險家精神,冒險家很難跟別人合作,所以我們的敵人從來不是別人,其實就是我們自己而已。

       如果我們的企業不再做殺價競爭的事,我們都可以活得很好。如果我們的企業對自己的產品嚴苛一點,我們的消費者就會更愛我們!我們的棒球不打假球,我們的運動會更精彩!


      從現在起,只要是台灣人的產品,你就更應該好好嚴苛的寫使用測試報告,讓好的內容可以更好,壞的產品立即被改善!每一個消費者都可以寫產品評比,我們不要專家見證,我們要的是使用者真正的聲音。
      目前夏普悠游於鴻海與三星的懷抱,三星有意以100億日元取得夏普3%股份,此題無解,除非敲醒日本人的文化意識。  過去在歐洲獲得不錯的成績的台灣企業,例如Acer,其實他們剛好抓住歐洲市場討厭美國貨的心態,歐洲使用者寧願買來自台灣人或其他國家的產品,也不願意使用來自美國的產品。這是抓住文化差異為自己製造商機的做法。
      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